咖啡粉粗細刻度怎麼看?不同沖煮方式對應磨豆機刻度一次搞懂!

咖啡粉粗細刻度怎麼看?不同沖煮方式對應磨豆機刻度一次搞懂!

你知道嗎?咖啡好不好喝,不只跟咖啡豆品種有關,咖啡粉粗細也影響非常大!如果磨太細,咖啡可能又苦又澀;磨太粗,咖啡喝起來像水摻豆渣,就像煮泡麵水太多、煮飯米沒洗,失敗的咖啡大多從粗細就開始變成「走味的咖啡」了!

今天這篇文,我們就要來一口氣搞懂「咖啡粉粗細刻度怎麼看?」、「不同沖煮方式該用什麼研磨粗細?」、「磨豆機刻度該怎麼調?」、「粗一點/細一點會有什麼風味差異?」等等,一起來了解咖啡粉粗細跟風味的奧秘!

咖啡粉粗細刻度是什麼?認識磨豆機的「數字語言」

咖啡粉粗細刻度是什麼?認識磨豆機的「數字語言」

磨豆機上的「刻度」就是用來調整研磨粗細的數值設定,常見刻度有數字型(1-10)或轉盤型(粗-細)。

咖啡粉粗細差在哪?一張表告訴你!

​​不同咖啡器具對「研磨粗細」有各自的偏好,以下是實際對照說明:

咖啡類型

粉末狀態

粗細說明

義式濃縮

接近麵粉的細度

壓力式沖煮需高密度萃取

手沖(V60 等)

類似白砂糖顆粒

均勻流速、控制酸澀味

美式濾滴機

比手沖再粗一點

速度快、不過度萃取

法式壓濾壺

接近海鹽顆粒

防止濾網堵塞

冷泡/冰釀

超粗,接近胡椒粒

浸泡式萃取、時間長

咖啡粉粗細為什麼是風味靈魂?

為什麼我們常說咖啡粉粗細對風味的影響甚大?因為咖啡粉粗細差別會直接決定「水與咖啡的戀愛時間」!

  • 粗研磨(如海鹽顆粒):水流速度快,萃取時間短,容易出現「酸感明亮但單薄」的風味,適合冷萃、法式濾壓。
  • 細研磨(如麵粉質地):水流阻力大,萃取時間長,容易萃出苦味物質,適合濃縮咖啡。
  • 中研磨(如砂糖粗細):平衡萃取率,是手沖咖啡的黃金區間。

手沖咖啡粉粗細實戰:濾杯決定你的刻度!

手沖咖啡粉粗細實戰:濾杯決定你的刻度!

手沖咖啡比較特別的是,不同濾杯的水流特性,需要搭配不同粗細度才能發揮極致風味:

濾杯類型

建議刻度

風味特性

經典豆種搭配

V60

中細(3-4 格)

花香果酸清晰

衣索比亞耶加雪菲

扇形

中粗(4-5 格)

甜感飽滿

巴西黃波旁

波浪

粗(5-6 格)

口感厚實

曼特寧

蛋糕杯

中細(3.5-4 格)

乾淨度高

巴拿馬藝伎

 

  • 若沖出「尖酸味」→ 調粗 1 格
  • 若出現「苦澀感」→ 調細 0.5 格
  • 風味「平淡無奇」→ 檢查磨豆機刀盤清潔度!

> 延伸閱讀:手沖咖啡是什麼?和美式咖啡有什麼差別?

咖啡粉粗細刻度專屬指南:濃縮/美式/膠囊機這樣調!

咖啡粉粗細刻度專屬指南:濃縮/美式/膠囊機這樣調!

不同咖啡機的壓力與萃取時間,需要精準搭配研磨度,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各種磨豆機刻度對照表:

機器類型

建議刻度

成敗關鍵指標

義式咖啡機

極細(1-2 格)

萃取時間 25-30 秒出 30ml

美式滴漏機

中粗(5 格)

總萃取時間 4-6 分鐘

膠囊兼容研磨

細(2.5 格)

填壓後表面平整無裂痕

摩卡壺

中細(3.5 格)

出液連續不斷流

*義式機必看:刻度每調細 0.5 格,萃取時間會增加約 5 秒!

磨豆機刻度越大粉越粗?破解常見迷思!

「磨豆機刻度越大,咖啡粉越粗」這種說法其實只對一半,關鍵在於磨豆機類型:

  • 平刀盤磨豆機(如 Baratza):數字大 = 粗研磨
  • 錐刀盤磨豆機(如 C40):數字小 = 粗研磨
  • 鬼齒磨豆機(如小富士):刻度與粗細非線性關係

實測對照表:

研磨目標

平刀刻度

錐刀刻度

鬼齒刻度

義式濃縮

3

10

2.5

手沖 V60

15

24

4.5

冷萃咖啡

30

35

8

針對不同沖煮法,咖啡粉粗細建議

不同的沖煮方法,建議的咖啡粉粗細也會有差別,以下是各種沖煮方法的咖啡粉粗細刻度說明:

1. 手沖咖啡粉粗細(中細)

最常見的家用手沖(V60)建議使用中細,讓水流速度剛剛好,風味均衡。粉太細會堵水、太粗會水水的。

2. 義式咖啡粉粗細(極細)

使用義式咖啡機,建議調成最細或極細刻度,才能產生 crema(咖啡脂)。

3. 法壓壺用粗粉

要讓粉浸泡在水裡,不要卡住濾網,建議磨粗一點,讓風味緩慢釋出。

4. 冷萃咖啡粉粗細(特粗)

要泡 12 小時以上,建議用特粗研磨,避免萃取過度出現苦味。

> 延伸閱讀:【咖啡怎麼煮】7 種常見咖啡沖泡、咖啡沖煮方式介紹,有什麼特色和差異?

小心咖啡粉研磨 3 大地雷,90% 新手都踩過!

小心咖啡粉研磨 3 大地雷,90% 新手都踩過!

除了掌握咖啡粉粗細刻度和咖啡豆研磨刻度之外,還要注意以下新手最容易遇到的 3 大地雷,才能沖煮出心目中的完美咖啡!

1. 盲目相信「標準刻度」

每換一次新豆記得要先做「研磨測試」:固定粉量、水溫、時間,從中研磨開始逐次調整 0.5 格。

2. 忽略豆子烘焙度

  • 淺焙豆:結構緊密,需磨細 0.5-1 格
  • 深焙豆:結構鬆散,需磨粗 1 格

小編推薦各位這樣記:「淺焙細磨鎖香氣,深焙粗磨避焦苦」,可以加深印象哦!

3. 磨豆機從不歸零校正

就像槍枝的準星沒有歸零一樣,磨豆機不歸零校正也是會出問題的!千萬要記得每月保養 SOP:

  1. 清空豆倉 → 用專用刷清刀盤  
  2. 轉到最緊(聽到刀盤輕觸聲)  
  3. 回轉 3 圈 → 此時為「真實零點」  
  4. 從零點開始計算刻度 

總結

咖啡粉粗細刻度就像廚師手中的鹽罐,沒有絕對份量,只有最適合當下食材的平衡點。與其焦慮「該用幾格」,不如記住這個心法:「酸要調粗,苦要調細,平淡無奇就該清磨豆機!」

還是搞不清楚咖啡粉粗細的差異?不如直接來洞心咖啡門市試喝,讓專業咖啡師手沖現場教學給你看!
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、更豐富的咖啡課程,或有任何相關疑問,也歡迎透過線上諮詢與我們聯繫,取得更多相關資訊!

咖啡課程推薦

如果對咖啡課程有興趣或有任何疑問,
歡迎透過線上諮詢與我們聯繫
以獲取更多資訊!

官方LINE
返回頂端